全国养老服务床位数已超761万张,养老机构超3.4万个
核心提示: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赵辰昕12日表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已经超过761万张,养老机构超过3.4万个,其中社会力量占比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赵辰昕12日表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已经超过761万张,养老机构超过3.4万个,其中社会力量占比超过50%。
12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19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情况。
会上有记者提问称,在督查激励机制推动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考虑?
对此,赵辰昕回应称,自督查激励机制建立起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直是激励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激励导向作用下,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各项支持政策落实落地,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十三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力度逐年加大,已经累计安排超过120亿元,重点支持了补短板和促普惠两方面工作。在补短板方面,落实政府保基本职责,支持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在促普惠方面,针对大城市养老服务“一床难求”等问题,启动实施了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引导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养老企业多方联动,为中低收入老年人提供越来越多的普惠养老服务。
二是支持政策逐步完善。陆续出台《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还有《关于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各地也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地方实际需求的土地、规划、报批建设、财税补贴、医养结合、消防、金融等一系列政策,养老服务发展的营商环境逐步改善。
三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经过多方共同努力,我国养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大幅提升。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养老服务床位数已经超过761万张,养老机构超过3.4万个,其中社会力量占比超过50%。同时,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与养老服务也在快速融合发展,一大批机构在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细分领域进行战略性布局,为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更多的养老服务选择和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赵辰昕进一步表示,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支持政策逐步完善、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是这几年激励措施带动引导之下,养老服务领域最大改善和进展。
关于下一步工作措施,赵辰昕表示,“考虑到激励措施在国务院办公厅发的通报上已经非常明确了,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细化,把它尽快落到实处。”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代表九庚网的立场和观点。

丰富的养老产业全资讯
全面的企业信息展示
专业的企业宣传平台

九庚养老网

添加好友
相关阅读:
-
早庚报丨2021年3月5日 十四五:实施积极应对人
2021-03-05 -
江苏:邱泽森副主任出席全省老龄办主任暨老龄健
2021-03-05 -
全国人大代表梁庆凯:加快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提
2021-03-05 -
全国首个区域养老服务团体标准,北京亚运村街道
2021-03-05 -
全国政协委员张懿宸:建议加大民办养老机构政策
2021-03-05 -
江苏:暖!新政策实施,常州帮助老年人跨过“数
2021-03-05 -
山东:东营市卫健委,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
2021-03-05 -
青海:多措并举让老年人生活更便捷
2021-03-05 -
东湖评论:“走”出不一样的老年生活
2021-03-05 -
违规上路隐患多人大代表为老年代步车发声:建议
2021-03-05